找到相关内容920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回溯前世

    。其中以催眠方法,帮助人们回溯前世,并籍此方法为人治疗疾病,事实经验较为丰富,他在文中谈到……  “催眠是让病患(者)进入前世记忆的主要方法。很多人弄不清楚什么叫催眠,或人在催眠状态时会做出何种反应。其实催眠一点都不神秘。催眠是一种注意力集中的状态,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类似的经验。  “如果你放松自己,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不受外界噪音或种种刺激影响,你就是处于轻微的催眠状态。所有的催眠其实是你(或...

    丹增嘉措活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0839809.html
  • 问:佛学中什么是“不空如来藏?

    具的佛性。 如来藏首先包括三个基本方面:不空如来藏、空如来藏和藏识。 不空如来藏、空如来藏和藏识,既是如来藏的三种状态,更是如来藏本具的三种功能。从状态来说,众生能够表现的只有藏识,不空如来藏和空如来藏暂时被心识上覆盖的尘垢掩没,而迷失了其本有的光辉,失去了其本来的作用。菩萨的状态介于众生和佛之间,他利用空如来藏来逐步清洗心识上的尘垢,象清晨的阳光照破黑暗一样,使不空如来藏得以渐渐显发出来。而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390577418.html
  • 坐禅的实践

    困难的,所谓心理的思惟层次是指坐禅时的精神是什么样的状态——要做什么?还是不要做什么?  要仔细思惟些什么呢?或者什么都不要想呢?连一丝线索也没有吗?那么为什么坐禅称为瞑想呢?或者什么都不去想呢?...所停止的,只是自我执取的活动。坐禅时的精神状态虽然是活活泼泼的,但这和基督敦执取一个对象的观想或默想是有所不同的。因此,坐禅时的心境既不是有所思,也不是停止了所有的精神活动;而是介于这二者间,更深一层...

    演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1964989.html
  • 入静的三层境界

    ”,指入于禅定或叫禅坐。儒家则将这种状况称为“坐忘”。除“入静”、“入定”、“坐忘”外,还有“虚静”、“凝神”、 “心斋”等多种说法。虽然说法不同,出处不一,但是所指的基本上是同一状态。前人们认为入静状态是一种“似睡非睡,似醒非醒”的状态。  近人认为“入静是在意念集中和神态清醒的情况下,所出现的高度安静、轻松舒适的一种状态”。这段话着重强调了入静是一种状态,这当然是对的。笔者认为,入静这个概念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2367559.html
  • 宏智正觉默照禅

    时候,他们就讲的很实际,他们认为参话头有看话头与起疑情两个方式。   看话头是专注于妄想起来前的状态,所谓“话”还没有生起之前“头”的状态,盯住这个状态。不管出现什么状态,让它来来往往,不 予理睬,只管看。起疑情则是总在疑惑,为什么?保持这个为什么的疑惑在头脑里面不放松。同样是不管出现什么状态,让它来来往往,不 予理睬,只管保持这个疑惑的状态。   这就是目前在几个禅堂里面,老前辈们开示的“参”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3300178679.html
  • 如何应对破坏性情绪?

    想到这些。事实上,要在当刻想到爱是很不实际的,因为愤怒基本上就是偏离爱与慈悲心。 最重要的是平常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,就像健康的免疫系统一样。努力熟悉这些修养,不管是智慧与方法都不能偏废,如此便能慢慢累积力量与经验。然后当你发现愤怒、贪欲、嫉妒即将产生时,自然比较能够应付。如果你做好基本的准备,觉悟的程度够高,在理想的状态下或可察知情绪的初起,进而能防患于未然。 如果这一点做不到,当愤怒等强烈的情绪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3475630.html
  • 解决睡觉时也能念佛的方法

    自然,意念不要放在呼吸上,以免出现憋气等现象。长期练习后,可以在睡梦中也做到念佛不止。必须在静止的状态下练习(呼吸念佛方法)。记住——静止状态!你打打坐,身体不动吧,你睡觉没入睡之前和醒了还未起床时用(呼吸念佛方法)。切记切记!呼吸念佛方法不能在“动”的状态下使用。象切菜,手在动,用呼吸念佛方法绝对不行!!走路用呼吸念佛方法也绝对不行!!要用它运动的规律来念佛。练习成功我们的一呼一吸都在念佛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73880305.html
  • 闽院女众部组织学僧爬山、拔河比赛欢度国庆女众部组织学僧爬山、拔河比赛欢度国庆

      据南普陀在线报导:为丰富闽院女众部紫竹林寺学僧的课余生活,增强学僧的体能,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,闽院女众部领导利用国庆假期组织全体学僧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爬山、拔河比赛活动。通过此次活动,既锻炼了学僧的身体,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,促进学僧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于学修中。这次比赛,充分达到了学院领导的预期目的。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闽院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10/062919587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何谓“无缘大慈”?何谓“同体大悲”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佛具足大慈悲心,虽与众生无缘,但也发大慈心而救度之,此慈心尽虚空遍法界,是名无缘大慈。   佛陀之悲心,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,乃至圣凡同俱佛性,又其悲心广大无尽,无有更广、更大、更上于此悲者,故称同体大悲。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225412286.html
  • 问:当别人嫉妒你时,该如何应对?

    嫉妒心是一种什么状态,我想很多人都有体会。当我们看到别人成绩比自己优秀,事业比自己辉煌,就会感到失落或不以为然,进而甚至会去阻挠、伤害别人。因此,嫉妒也属于嗔心的表现方式。 如果被别人嫉妒,有两种应对方式。一是不去理会,这是比较消极的方式;一是对对方抱以同情,尽力给予帮助,以此化解嫉妒心,这是比较积极的方式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92277902.html